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无不适,重者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可伴随其他症状如胸痛、压迫感、心悸、喘、恶心、呕吐、冒冷汗等。临床可以将胸闷分为病理性与生理性两大类。病理性胸闷,是指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胸闷,原因包括由气管或支气管肿瘤、气管狭窄、气管因甲状腺肿大或纵隔肿瘤压迫等造成呼吸道气流受阻;肺气肿、支气管炎、喘、肺梗塞、气胸等肺部疾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心脏疾病等。功能性胸闷,可因在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逗留太久引起,也会因为气压偏低,产生胸闷及疲劳的感觉,或者是由于情绪因素,在生气或争执中产生。这类胸闷,经过短时间的休息、开窗通风、情绪调整、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很快恢复。遇到这类胸闷,不必过于紧张。
中医认为胸闷是由于肝气郁结、心脾两虚、痰浊阻滞、痰火扰心等引起,本章主要针对功能性的胸闷为主。出现胸闷的症状,首先应该排查室内及周围空气是否流通,是否出现情绪过度紧张等引起的神经功能性症状。针对这些功能性的胸闷,大家在家里可以使用外治法简单处理。如果胸闷未见缓解或者反复发作伴随如胸痛、压迫感、喘、冒冷汗、恶心、呕吐等,应及时送往医院诊治,查明胸闷原因。病理性胸闷如气管肿物、甲状腺肿大压迫气管、气胸、心肌梗死等不在本篇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