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属于“下疳疮”“阴疮”“疮疡”,常见证型有湿热下注型热毒炽盛型、痰瘀交结型、正虚邪恋型。
腹股沟肉芽肿
公司新闻 | 2025-02-13 腹股沟肉芽肿(第五性病)又称性病性肉芽肿或杜诺凡病是由感染肉芽肿荚膜杆菌(肉芽肿杜诺凡菌)致腹股沟、外阴肛门等处肉芽肿性损害为主的慢性性传播疾病。初期局部有单个或多个无痛性丘疹或皮下结节,破溃后形成表面干净且边界清楚的无痛性溃疡,呈牛肉红色,称初疮。初疮逐渐增大伴肉芽组织增生,中央扩大,基底及边缘部见滚卷状疣样肥厚或乳头瘤样增生,呈匍行性或核桃样不规则高起,干燥,易出血,微压痛,偶附着少许灰色恶臭的膜样渗出物,边缘略硬而不齐,称肉芽肿性溃疡。此后病灶广泛坏死,纤维增生,形成瘢痕和硬化,致局部破坏、狭窄、畸形。常自身接种而形成卫星病灶,常继发感染而见脓肿、恶臭、疼痛及“假性横痃”(不是腹股沟淋巴结炎)。本病国内罕见,常为慢性,可迁延10~20年,期间传染性较弱很少恶变。潜伏期为1~12周,平均2~3周,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主以性交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刮取溃疡边缘皮损组织染色涂片或病理活检发现革兰阴性杜诺凡小体,或聚合酶链反应阳性,均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