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感染
公司新闻 | 2025-01-02 产褥感染指在分娩时或产褥期内生殖道的创面受到病原体侵害而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患者多在分娩24小时到产后第10天体温升至38℃以上。主要包括:急性外阴、阴道、子宫内膜、子宫颈感染,急性盆腔炎、弥漫性腹膜炎以及生殖道外感染,如乳腺炎、泌尿道或呼吸道感染、血栓性静脉炎、脓毒血症、败血症等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在1%~18%,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病因主要病原体包括4大类:①需氧菌,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②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③支体,如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等;④衣原体,如沙眼衣原体等。中医学称此病为“产后发热”,主因外感邪毒、正邪交争、营卫不合、败血停滞所致。治法以清热、解毒、化瘀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