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无“肝硬化”病名,据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胁痛”“积聚”“鼓胀”等范畴。本病是由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瘀结腹中所致。本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疗多从益气养阴、健脾理气、活血利水、补肾等方面人手。
肝硬化
公司新闻 | 2024-12-20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段,代偿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失代偿期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损伤为特征。患者常因并发腹水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癌变等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引起肝硬化的常见病因有: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肝淀粉样变、肝卟啉病等;药物或化学毒物等;寄生虫感染,如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等;循环障碍性疾病,如巴德-基亚里综合征、右心衰竭以及不明原因的肝硬化。腹部B超是诊断肝硬化的简便方法,肝脏硬度测定或瞬时弹性成像是无创诊断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最简便的方法,CT、MRI用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评估,肝活体组织检查是诊断与评价不同病因致肝硬化的“金标准”。肝硬化需重视病因治疗,必要时抗炎抗肝纤维化,积极防治并发症。若药物治疗欠佳,可考虑胃镜、血液净化(人工肝)、介人治疗,符合指征者可进行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