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B,CHB)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6个月以上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性疾病。慢性HBV感染是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Ag)和/或HBV脱核糖核酸(HBVDNA)阳性6个月以上。慢性HBV感染是导致我国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HBV主要经母婴、血液和性接触传播。通过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可诊断HBV感染。HBV-DNA定量检测主要用于判断慢性HBV复制水平,用于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和疗效判断。其他检测项目如生化学检查、无创肝纤维化检查、彩超、CT等用于评估肝功能情况、有无肝硬化及肝占位。CHB轻症者可有乏力、食欲下降、厌油、尿黄、肝区不适,重者可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肝硬化表现,如CHB患者出现极度乏力、重度腹胀、神经精神症状,应考虑肝衰竭,应紧急转诊至上级医院CHB的治疗目标是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学认为 HBV 属于“肝著”“黄疽”范畴,是由湿热疫毒之邪内侵、人体正气不足时发病,常因外感、情志、饮食、劳倦而诱发。本病的病位主要在肝,常涉及脾、肾两脏及胆、胃、三焦等腑。病性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临证应辨明湿、热、瘀、毒之邪实与肝、脾、肾之正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