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又称风湿性心瓣膜病,简称“风心病”,多由于链球菌感染后引发免疫反应性炎症,损及心瓣膜胶原组织使其充血、水肿、纤维化、钙化,心瓣膜出现增厚、粘连或挛缩等病理改变,临床上以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最易受累,如二尖瓣狭窄(及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及或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等。由于心瓣膜受损,容易诱发心力衰竭、心房纤颤、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而出现心累、咳嗽、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临床表现。
本病属中医学“痹证”“心悸”“咳嗽”“喘证”“水肿”的范畴,多由感受风寒湿热,内舍于心,伤阴损阳耗气,致生浊、瘀血、水饮等多般变化而日久难愈。急性风湿活动期以祛邪为主,慢性瓣膜病变则应标本兼治,总以补虚损、祛痰瘀、行水气为治疗大法。
中医处方
处方1 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四妙散加减方
石膏 30g先煎知母 10g生甘草6g
桂枝 10g防己 10g薏苡仁 30g苦杏仁 10g连翘 15g
苍术 10g黄柏 10g忍冬藤 30g川牛膝10g
独活 15g
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200m每日3次
用于风湿热或风心病风湿活动期风湿热痹证,症见游走性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热痛、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或伴发热、恶风、汗出、口渴,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处方2 参蛤散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苓桂术甘二陈汤方生晒参10g 蛤蚧5g本冲服 黄芪 15g葶苈子 12g色煎大枣 20g茯苓 15g白术 15g
炙甘草6g法半夏10g陈皮10g桂枝 10g紫苏子 10ge
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200ml每日3次
用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肾阳气虚衰证,症见心悸气喘、动辄加重,咳嗽痰多,或夜间突发气短喘促、端坐以息,腰酸神疲,下肢水肿,舌淡暗苔薄滑或薄白,脉细弱、沉迟,或浮弦滑大重按无力。
处方3 真武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方
附片15g先煎2小时白术 15g赤芍 10g茯苓 15g
生姜12g防己 10g黄芪 25g炙甘草 6g大枣 15g益母草 15g泽泻15g 车前子 15ge煎
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150~200ml每日3次
用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肾阳虚、水饮泛溢证,症见心悸乏力气短、动辄加重,水肿以下肢为甚至,四肢沉重,形寒畏冷,自汗恶风,面色能白或萎黄,舌淡胖苔白滑或白腻,脉沉迟细弱或浮大弦滑而重按无力。
处方4 参附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
红参 10g附片 15g先煎2小时生地黄15g桃仁 10g
红花 8g赤芍 10g枳壳 10g炙甘草 6g
柴胡 10g川芎10g桔梗 10g川牛膝 10g
当归 10g车前子 15ge煎泽兰 12g
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150~200ml每日3次
用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阳气虚衰、瘀血阻滞证,症见心悸胸闷、气短畏寒、面颊紫暗、下肢水肿、胸胁胀满、舌淡暗或见瘀斑苔白滑或薄白、脉沉迟细弱或细涩结代、或弦大而重按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