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急救固定主要是对创伤骨折进行临时固定,也是创伤急救的四大技术之临时进行骨折固定能保护伤口、减轻疼痛,减少出血和肿胀,避免移位导致脊髓、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损伤,防止闭合性骨折转化为开放性骨折,也便于搬运。
创伤固定常用的材料包括充气夹板、铝芯塑形夹板、四肢躯干夹板,以及颈托、头部固定器等。如果家里没有医用夹板,也可临时拿硬纸板、木棍、木板、竹片、竹竿等坚硬物体充当夹板使用。
注意事项
①对于开放性的骨折,首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固定;没有伤口的闭合性骨折可以直接固定。
②)固定时要注意牢固,不宜过松或过紧。用绷带或带子绑夹板时,要注意绑在伤处的上面和下面,不要在伤处打结。
③在骨折和关节突出处一定要加衬垫,可以加强固定和防止皮肤损伤。
4固定夹板的长度要能够覆盖骨折处上面或下面的部分。
⑤下肢骨折固定时,不要移动伤者,可就地固定,避免加重损伤,
⑥上肢固定时,要弯曲肘关节,角度略小于90°
⑦颈椎、骨盆或脊柱骨折的伤者不能随意移动,搬运前要使用专用颈托、脊柱板等固定。
常见固定方法
根据现场条件及骨折的部位,可以采取不同的固定方式。下面介绍一些家庭常见的固定方法。
四肢骨折固定
首先,应限制四肢活动。上肢有创伤,可以用绷带把伤肢固定在躯干上;下肢有创伤,可用夹板包扎或绷带固定伤肢。
其次,包扎固定完毕后应随时检查伤肢末端的血液循环、活动能力等情况。发生开放性骨折时,不能用水冲洗伤口,已裸露在外的骨头或断肢不要试图帮其复位,应立刻在伤口上覆盖无菌纱布,并稍微包扎,以阻隔尘埃、细菌等等待120专业急救人员。
颅骨骨折固定
首要是固定头部,限制活动,可将伤者平躺,头部轻微垫高。若是一侧耳朵有血液等液体流出,应把头侧向流出方,避免液体阻塞耳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