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不足型牙痛

 案例展示     |      2024-11-23
肝肾不足型牙痛
1.肝肾不足型牙痛有哪些伴随症状?
多发生在体虚、大病后及年老人群,如果这类患者发生牙痛,常隐隐作痛,伴腰酸膝软、劳累的时候容易疲倦,视物模糊,夜间偶有双下肢抽搐,手足欠温,小便清长,伸舌看舌淡红,苔薄白的,即可辨识为肝肾不足型牙痛。
2.艾灸好这些部位,帮你补肝肾解除牙痛
(1)处理:艾灸。
(2)取穴:1)气海、关元、神阙;2)太溪、三阴交、涌泉、照海。(3)简易定位
气海:肚脐直下两横指(约一寸半)处。
关元:脐中直下四横指(三寸)处。
神阙:肚脐中央即是本穴。太溪:由足内踝尖往后推至凹陷处(当内踝尖与跟腱间之中点)之阴交;手四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示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
照海:坐位,由内踝尖往下推,至其下缘凹陷处。
涌泉:仰卧或俯卧位,五个足趾屈曲,屈足掌,当足底掌心前面(约足底中线前 1/3 处)正中之凹陷处。
(4)操作方法
1)第一组穴位为腹部相邻的穴位,家里常备一个可以同时插几根艾条艾灸箱,治疗的时候平躺着,让家人帮忙把艾灸箱放到腹部上述穴位即可。
2)第二组穴位可用手持点燃的艾条进行艾灸,也可以用相应的固定架子固定艾条,距离皮肤3~4cm,以被灸者的温感作为标准,感觉适宜即可。
3)每组穴位或者每个穴位灸15~20分钟,一共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5)注意事项
1)艾灸注意保暖,不要在空调房或大风口施灸,适当保持空气流通。
2)艾灸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局部反应,如发麻、排风、排寒、发痒,属于正常现象,不需特殊处理;出现局部有水汽,及时用干毛巾擦拭;出现局部刺痛的感觉,触摸肤温并不高,这种情况保证艾灸的安全距离,可继续艾灸。
3)艾灸后,出现小的水疱一般不用处理,3~5天可以自行吸收;大的水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处理,以免感染。
4)血糖偏高、有感觉障碍的患者慎灸,以免烫伤感染。
5)如果艾灸完后,口干咽干及牙痛明显,可饮用乌梅冰糖水。